“游浙里”应用上线了,听听她的初心和使命
发布时间:2023-02-26 20:21:30 来源:诗画浙江文旅资讯

2月21日,“旅游通”应用的服务端——“游浙里”上线了,与“浙里文化圈”在服务内容上各有侧重,形成功能互补又深度融合的“双子星座”。现刊发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的讲话整理稿。

各位来宾、各位朋友:


(相关资料图)

大家下午好!今天是二月二“龙抬头”,我们迭代了“旅游通”应用的服务端,推出“游浙里”小程序。作为农历传统节日,之所以叫“龙抬头”,是因为“苍龙七宿”中代表龙角的星宿将于今晚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。这正是《易经》所指“见龙在田”,与此刻“游浙里”上线的场景十分契合。

今天我们邀请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业界的头牌:新荣记张勇、开元陈妙林、长龙航空刘启宏、宋城黄巧灵、万事利屠红燕、越剧茅威涛。诸位可以说是千挑万选的,好比华山论剑,在省内只有第一、没有第二。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一些更年轻的面孔,就像“见龙在田”般富有朝气,因而授予“游浙里”金牌体验官。总之,在活动组织过程中,倾向于淡化行政色彩,更注重业界影响。所以,主持人在开场介绍时将诸位业界嘉宾摆在前头。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官,虽然在最后要讲几句,但也许是最不重要的环节。我尽量简短一些,就讲三层意思。

大唐贡茶院

时代在变,

但旅游需求的本质没有变

自古以来,浙江就是一个很适合旅游的地方。“旅游”的汉字组合,最早见于浙江人沈约的著作,他是六朝年间出生于德清的大知识分子。明代徐霞客写游记的开篇也在浙江,即《游天台山日记》,那一天也成就了如今的“5·19中国旅游日”。说到天台山,李白有一首著名的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,“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”似乎天姥山比天台山要高许多,可新昌的天姥其实比天台山反而低好几百米,于是就有此“天姥”非彼“天姥”之说,尤其仙居的朋友赶忙考证李白的“天姥”实乃“神仙居”。

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

在“游浙里”平台上线仪式上的讲话视频片段

21世纪的我们,正置身快速变迁的时代中。但说起李白、徐霞客,或者是先后担任过杭州副市长、市长的苏东坡,以及六下江南的乾隆,其旅客身份同今天没有两样。尽管时代在变,旅游需求的本质没有变。李白“好入名山游”,那是观光游;但他“闲窥石镜清我心”,又何尝不是休闲游?下江南的乾隆更是典型的度假游。从古到今,驱动出游欲望的是对新鲜、未知事物的好奇,是对当前生活环境、生活状态短暂变化的向往。

虽然旅游需求的本质没有变,但满足旅游需求的途径和方式在加速发展。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持续激荡,在“线上+线下”良性互动、深度融合中,旅游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已发生河东、河西般的变迁。“游浙里”的首字“游”指旅游,《诗经·小雅》里早有“优哉游哉”的妙语;但又谐音英文第二人称“YOU”。由此取名并上线“游浙里”,自然有开发者和管理者的初心。首先,要让“游浙里”成为伴YOU伴游全旅程的“指南针”,使更多人在浙江“优哉游哉”,玩得省心、开心。其次,要让“游浙里”成为衡量旅游发展质量的“温度计”,使哪个景区更让人满意、哪家民宿品质更优此类问题,在浙江拥有最具公信力的榜单。第三,要让“游浙里”成为助力精神富有的“催化剂”,使浙江的“诗和远方”最可触摸、最为动人。

乡村春晚

“游浙里”的使命,

是服务、服务、再服务

刚才,技术团队展示了“游浙里”的基本功能。从“游浙里”的使命出发,我就平台功能再作若干概括。

一是面向游客的产品精准服务平台。“游浙里”涵盖吃住行游购娱,设立景区、住宿、美食、交通、风物、场馆等基本模块,既可按“附近”距离比选,也可依“地图”智能导览,还有“热门推荐”“浙里特惠”“深度玩法”等专栏,让广大游客能充分便捷领略“诗画江南、活力浙江”的风采。通过文旅、公安、气象、交通等10多个部门紧密协同,将推出OTA平台难以做到的横向联动服务。

衢州龙游溪口

二是面向市场的品牌营销服务平台。在“游浙里”后台,“文旅大脑”基于监测数据进行聚合分析,实时刻画游客多维画像、搜索热度,洞察消费者兴趣和需求,形成游玩、住宿、美食等数字热榜。根据文旅品牌推广计划,围绕产品供需匹配度、综合消费指数、日均住宿人数等维度开展监测分析,动态优化营销策略,形成有利于文旅品牌推广的良性机制。

三是面向政府的治理变革服务平台。现代治理越来越离不开数据底盘。我们凭借多部门数据整合,已初步构建比较完整的监测预警场景,便于气象灾害、客流超载、疫情风险、负面舆情等6类涉旅高频风险的应急处置。同时,对假日旅游进行穿透式智慧监测,并配套建立景区场馆分时预约、停车如厕资源匹配等管理机制。

总之,“游浙里”的使命是服务——不仅对游客个体,还将面向多元主体、多方需求,尽力而为开展全方位公共服务。服务、服务、再服务,是对“游浙里”的自我期许,也是天经地义的使命所向。

杭州集贤亭

只要大家一起用力,

必定有更好的未来

去年10月26日,在省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,省文化和旅游厅打造的“浙里文化圈”应用上线,今天我们又推出“游浙里”。这两个应用一文一旅,可谓“双子星座”,但其底层平台相通——毕竟到了文旅深度融合的阶段,“诗”与“远方”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。今天的启动仪式还联线各市,所以就合力打造数字化重点应用,再作适当强调。

请点击体验

请点击体验

点击图片查看“游浙里”功能

一是全面加强资源汇聚。无论“游浙里”还是“浙里文化圈”,都是各市、县(市、区)文旅系统的共同平台。各自家里的东西仍然归各自,但务必让有价值的文旅资源、有流量的特色应用入“里”入“圈”。这就好比文旅系统开“全运会”,运动员各有归属,但应当在一个赛场登堂亮相。要构建“浙文旅”统一用户体系,持续推进资源多跨整合、系统集成融合,从在线浏览、搜索到网上预订、报名、下单等,努力实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流程服务闭环。

二是联手扩大平台影响。不少地方都已有相应的APP,有的在OTA设旗舰店,这些都可继续保留。但从今以后,在旅游领域的品牌前缀还是建议统一用“游浙里”,在“·”后仍可体现市县的番号。因为各个县假如各唱各调,即使再用力,声势跟OTA绝对不可并提。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意味着只会处于边缘地带。但假如大家一起宣传、一起推广,局面就完全不一样。去年“浙里文化圈”上线,短短2个月活跃用户就突破百万,便是很好的例证。相信这样的局面一定会继续形成,而且将有更红火的前景。

杭州拱宸桥

三是勇于探索全新生态。无论“游浙里”还是“浙里文化圈”,都不能光靠行政推动。如何激发广大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呢?关键看能否提供别具一格的服务,能否形成有别于OTA的核心竞争力。“游浙里”和“浙里文化圈”是纯公益平台,完全可彰显无私利的优势。何况许多核心资源都在系统内,只需以开放、协作的模式拧成一股绳,必定能干出一番广阔天地。我们将适时推出文旅支付平台,规范开展系统内票务、结算服务,推动降低市场扣率。也欢迎更多企业入驻“浙文旅”积分商城,积极培育壮大文旅志愿者队伍。我们坚信,只要大家一起用力,必定能构建政企共建共享、政社共创共赢的新型合作生态,以数字化改革开辟文旅发展的更好未来。

文旅湖州

各位来宾、各位朋友!

“游浙里”与春天同步,携春潮而行,这是一个美好、明亮的开端。但今天仍然只是“见龙在田”,离“飞龙在天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假如我们不争气,也许压根儿抵达不了更高层次。所以,真诚地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,推动“游浙里”不断进步,一步一个脚印创成不辜负公众期待的经典应用。

谢谢大家!

“游浙里”宣传片

“浙里文化圈”宣传片

*转载声明:稿件转载,须经授权,感谢支持!

本文来源: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

标签:

x 广告
金融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3 今日租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